更多菜单
新闻内容

焊缝焊接完成后多久才可以进行探伤?

焊缝焊接完成后的探伤时间没有绝对统一的规定,但它是一个关键的质量控制点。具体时间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:

 

1. 焊缝金属和母材的类型:

    (1)碳钢和低合金钢: 这是最常见的。通常要求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或接近环境温度(例如不高于50°C或60°C)后才能进行探伤。这是为了避免:

      ①热影响区裂纹延迟显现: 某些裂纹可能在焊接后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产生。过早检测可能无法发现这类缺陷。

      ②温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:高温会影响某些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。

    (2)奥氏体不锈钢: 通常对延迟裂纹不太敏感,冷却要求可能相对宽松一些,但仍需冷却到不会影响检测结果和操作安全的温度。

    (3)其他特殊材料(如高强钢、耐热钢): 可能对延迟裂纹更敏感,需要更长的延迟时间或更严格的冷却要求。必须遵循针对该材料的特定工艺规程或标准。

 

2. 焊缝的厚度:

      较厚的焊缝由于热容量大,冷却到环境温度所需时间更长。同时,厚板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更大,发生延迟裂纹的风险也相对更高,因此通常需要更长的等待时间。

 

3.  使用的焊接工艺和填充材料:

某些焊接工艺(如高氢焊条电弧焊)产生氢致裂纹的风险更高,需要更长的延迟时间让氢扩散逸出。

使用低氢或超低氢焊材可以显著降低延迟裂纹风险,相应等待时间可以缩短。

 

4.  适用的规范和标准:

      具体的工程项目或产品制造必须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、建造标准或客户的技术要求。

      这些规范通常会明确规定无损检测的时机要求。 常见的表述有:

      ①应在焊接完成并冷却至环境温度后进行”

      ②对于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,检测应延迟至少24小时(或48小时)后进行

      ③无损检测应在焊后热处理之前进行

      ④某些特定标准对碳钢和低合金钢有明确的至少冷却48小时的要求(除非工艺评定另有证明)。

 

5. 环境条件:

      ①环境温度低会加快冷却速度。

      ② 湿度、风速等也可能有一定影响。

「免责声明」:本文资料系转载,不代表本平台立场,仅供读者参考,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。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和知识之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,谢谢!